返回

新官路商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章 火山口的庞然大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接下来数日,萧良也在徐立桓他们的陪同下,又与另外三家有意向的买家接触、洽谈。

  这三家上市公司,或主营制药,或主营连锁药店及贸易,有涉及保健品业务,有意愿收购宿云生物的部分股权,也是看好内地相关市场的发展,以及对外资不断开放的经济政策。

  最终将条件实在苛刻、业务关联又实在不够密切的两家㓭除出去,仅保留上元药业做进一步更深入的接触。

  而在朱鸿召、朱璐、夏侯江等人的积极争取下,朱玮益也没有办法再拒人以千里之外,同意与南亭实业展开更为具体、深入的洽谈,还邀请萧良、钱晋章、熊志远一行人参观鸿臣在将军澳的生产基地。

  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由于解放战争,差不多有一百五十万民众,以及近两千家内资工厂,从大陆迁逃香港——富足的廉价劳动力、大量的机器设备以及一批难得可贵的管理人群,使得香港制造业在五十年代往后,还是有过一段较为辉煌的历史。

  发展到八十年代初,全港总计有逾四万家制造业工厂分布在港岛的各个角落里。

  可惜的是,即便经历三十年的辉煌时间,八十年代初香港制造业的工厂,绝大多数规模都很小,都是雇员少于五十人的小微轻工制造企业。

  这些制造企业都拥挤在临近市区及市镇的工业大厦里。

  香港遍地可见的工业大厦,就是专门设计建造为制造业发展的多层建筑,通常包含多个独立的单位或楼层,可以由不同的企业租用作为工厂、仓库或办公室,也是香港制造业延续至今的主要形态。

  这也被内地正蓬勃发展的园区加工人宿舍加生产车间的制造区生态超越。

  鸿臣作为市值逾五十亿的上市公司,在将军澳的生产基地要稍微像样一些,但同样受到港岛地狭人稠、地价高昂的限制,布局狭窄紧促,也被嘉鸿在狮山经济开发区新建的生产基地甩在身后。

  也就日渐高昂的用工成本,令鸿臣香港工厂在自动生产线方面,要稍稍领先一些,但在萧良的眼里却也有限。

  参观鸿臣香港工厂期间,萧良也与钱晋章、熊志远、朱鸿召、朱璐他们,就香港八十年代之后的制造业衰落等问题进行讨论。

  七九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全球再度陷入经济衰退,加剧贸易保护。已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重工业奠定基础的另外三条小龙:新加坡、台湾、韩国,纷纷走上产业升级阶段的道路。

  在人口数量和香港接近的新加坡,石油加工当时已经颇具规模,李光耀政府继续实行和香港截然相反的不自由政策,推进转型,提出“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生产,并“建立起软件发展中心和电脑制造中心”。

  台湾地方政府也很早就制定十年经济发展计划,确定能源、高科技工业、资讯、自动化、生物工程、电视技术、食品、医药八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至少在这时,台湾在制造业上的发展,就已经彻底将香港甩在身后了。

  体量最大的韩国,政府主导了半导体工业扶持/育成/
第五百二十章 火山口的庞然大物(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